张灵甫一个师覆灭,为何震动四百万国军,改变了解放战争走向?
1947年5月16日的孟良崮,烈日把岩石烤得发烫。张灵甫瘫坐在山洞指挥部里,军装被汗水浸透,手里的勃朗宁手枪还冒着烟。三天前他还在向蒋介石报捷,这会儿电台里全是友军推诿的杂音。李军长说他的83师被共军缠住了,参谋的声音在发抖。张灵甫突然笑起来,笑得像哭——他这才明白,粟裕那帮土包子早给他挖好了坟。 这支号称御林军的整编74师,装备阔气得让其他国军眼红。美制105榴弹炮能打十五公里,M3冲锋枪人手一支,卡车多得能摆出汽车阵。老蒋给这支部队喂的都是细粮,士兵每月能领六块大洋,比普通部队多三倍。张灵...
1947年5月16日的孟良崮,烈日把岩石烤得发烫。张灵甫瘫坐在山洞指挥部里,军装被汗水浸透,手里的勃朗宁手枪还冒着烟。三天前他还在向蒋介石报捷,这会儿电台里全是友军推诿的杂音。"李军长说他的83师被共军缠住了",参谋的声音在发抖。张灵甫突然笑起来,笑得像哭——他这才明白,粟裕那帮"土包子"早给他挖好了坟。
这支号称"御林军"的整编74师,装备阔气得让其他国军眼红。美制105榴弹炮能打十五公里,M3冲锋枪人手一支,卡车多得能摆出汽车阵。老蒋给这支部队喂的都是细粮,士兵每月能领六块大洋,比普通部队多三倍。张灵甫在南京受训时,当着美国顾问的面夸口:"给我十个74师,三个月荡平华东。"可这会儿他的炮兵观察员正骂娘——孟良崮这鬼地方全是光板石头,重炮架上去就陷进石缝,一开炮震得自己人七荤八素。
粟裕的部队可不管这些。华野6纵的山东汉子们光着膀子往山上冲,手里的三八大盖还带着鲁南战役的硝烟味。有个炊事员抡着扁担缴了挺机枪,后来成了战斗英雄。山脚下的老乡们更绝,把自家门板拆了给解放军当担架,老大娘端着腌咸菜的坛子给伤员喂水。张灵甫的传令兵回来报告时都快哭了:"师座,共匪的伤兵都有人背,咱们的兄弟躺路边都没人管..."
南京总统府里,蒋介石把白瓷茶杯摔得粉碎。三天前军令部长还在吹嘘"坦埠大捷",这会儿作战地图上,代表74师的蓝色旗标已经被参谋们用红笔打了个叉。老蒋的浙江官话都急出了颤音:"三万多人啊!美械师啊!"底下站着的顾祝同心里门清——李天霞的83师离孟良崮就二十里地,硬是磨蹭到枪声停了才挪窝。这些黄埔同窗的恩怨,比孟良崮的盘山道还绕。
被俘的74师士兵蹲在河滩上数星星时,华野政治部的干事正给他们发烟卷。有个机枪手嘟囔:"在国军吃空饷要挨枪子儿,在共军这边贪五块钱就得挨批斗。"后来这批"解放战士"打淮海战役时特别玩命,有个原74师的迫击炮手,在双堆集一炮掀翻了黄维的指挥部。你说邪门不邪门?同样的兵,换了身军装就像换了个人。
南京的《中央日报》还在嘴硬,说74师是"转进"时遭遇山洪。可上海滩的股票市场不会骗人,消息传来的当天,军工股跌得像孟良崮的滚石。美国军事顾问团更绝,直接把准备运给国军的五百辆谢尔曼坦克,转手卖给了希腊政府。这些洋鬼子精得很,知道老蒋的部队就像苏州河的螃蟹——筐里只要有一只想爬出去,别的准会把它拽下来。
济南战役时,王耀武的指挥部里挂着张灵甫的遗像。底下人悄悄说,王长官每次下命令前都要瞅两眼照片。等吴化文临阵起义的消息传来,王耀武突然把相框砸了:"灵甫啊灵甫,你说咱们当年打日本人的劲头哪去了?"这时候窗外飘来解放军的广播,文工团的女兵正唱"缴枪不杀,回家分田",城墙根蹲着的国军俘虏,居然有人跟着哼起来。
淮海战役前夜,杜聿明在指挥部拍桌子骂娘:"邱清泉你个龟孙!黄百韬都被包饺子了还不救?"邱疯子一梗脖子:"救个屁!你想让老子当第二个张灵甫?"这话可把在场的人全噎住了。说来也怪,自从孟良崮那把火烧过之后,国军将领们突然都成了"地形专家",见着山坳子就腿软,活像惊了枪的兔子。
南京解放那天,总统府台阶上扔着本《剿匪手本》,扉页老蒋的亲笔题词还墨迹淋漓。路过的解放军小战士捡起来翻了翻,噗嗤笑了:"这上面画的战术,跟咱粟司令在孟良崮用的套路一模一样嘛!"旁边老兵叼着烟袋锅直乐:"可不咋地,蒋校长这是把作业本交到对家手里喽!"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