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六月行情大逆转:散户集体觉醒,主力策略意外失灵
如果你还记得今年六月份A股的那波走势,恐怕很难不感叹一句:这市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前脚还在3400点门口徘徊,大伙儿都担心又要重演“见顶即跌”的老戏码;后脚一回头,大盘竟然已经冲到3630点,让人猝不及防。这场由主力精心布置的“杀猪盘”,原本以为能轻松收割散户韭菜,却没想到剧情反转得如此彻底。 过去每逢3400点,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指数往下按。去年几次上攻,无一例外都被打回原形。但今年6月13日那天,一切似乎变了味道。成交量萎缩到了1.2万亿,比5月高峰少了足足2100亿,“弹药”用得更...
如果你还记得今年六月份A股的那波走势,恐怕很难不感叹一句:这市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前脚还在3400点门口徘徊,大伙儿都担心又要重演“见顶即跌”的老戏码;后脚一回头,大盘竟然已经冲到3630点,让人猝不及防。这场由主力精心布置的“杀猪盘”,原本以为能轻松收割散户韭菜,却没想到剧情反转得如此彻底。
过去每逢3400点,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指数往下按。去年几次上攻,无一例外都被打回原形。但今年6月13日那天,一切似乎变了味道。成交量萎缩到了1.2万亿,比5月高峰少了足足2100亿,“弹药”用得更省,却硬生生突破了魔咒。不仅如此,这一次筹码换手率高达78%,市场像是完成了一次深度洗牌,把浮躁和犹豫一扫而空。有网友调侃:“以前都是我们被割,这回终于轮到主力吃瘪。”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更像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逼空大戏。七根阳线连拉,把那些守着“等回调抄底”的投资者远远甩在身后。一位资深投资者张先生分析说:“这种连续逼空,其实就是让踏空的人越追越慌。”历史也爱开玩笑——2013年牛市启动前,也经历过类似周期震荡,如今时间节点几乎吻合。这种巧合,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资本市场真的有某种神秘规律?
但最精彩的,还属散户们集体反杀主力设局这一幕。6月17日大盘突然跳水,上千只个股单日暴跌超过5%。按照以往经验,这时候应该出现恐慌性抛售才对,可融资余额却逆势增加87亿!这说明,有不少资金趁机低吸,而不是跟风砸盘。“我就没卖!”有网友在论坛里留言,“哪怕再跌,我也死扛到底!”第二天,两市3682只股票全线上涨,其中海南自贸板块、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概念更是强势涨停。这种抱团取暖、低位吸筹的操作,让不少老韭菜直呼“大开眼界”。
数据不会骗人。截至最新统计,那些持仓50万以下的小账户平均仓位飙升至71.3%,创下两年来新高。而且,在缩量上涨背景下,大家普遍选择死守筹码,不再频繁换手。“现在谁还天天短线啊?牛市初期拿住才是真理。”某知名财经博主如是说。
其实,从多个维度来看,本轮行情确实具备典型牛市特征。一方面周期共振明显,与2013年极其相似;另一方面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两融余额半个月激增1120亿,各路资金暗流涌动。此外技术面信号强烈——MACD金叉已持续五个月,比2014年启动时还要陡峭23%。情绪层面同样火热,看多声音不断攀升,“牛市来了”成了热门搜索词条。
面对这样的环境,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业内专家建议,可以采取分层布局法则:底层配置沪深300ETF和行业龙头,中间适当加一些券商科技弹性品种,再留出10%做政策主题热点。同时,要警惕关键阻力区,比如3630-3674区域存在大量套牢盘,每次冲高都可能引发震荡调整。不过,只要坚持锁仓、不盲目追涨杀跌,就能最大程度分享趋势红利。有细心网友总结:“最近92%的中阴线第二天都会收复,你敢拿住,就是赢家。”
未来走势如何?从目前各方观点来看,下半年依然乐观,但需要注意节奏变化。如果能顺利站稳3600点,为4000甚至4200点蓄势并非没有可能。当然,也不能忽视风险信号,比如两融余额若突破2.5万亿、新基金募资异常火爆等,都值得高度警惕。
最终,这场始于3400点的大博弈,被越来越多坚定持有、理性操作的新型散户所改写。当昔日的大妈们学会冷静观望,当90后开始研究融资融券……A股生态正悄然变革。那么,你是否已经准备好,用新的思维迎接属于自己的时代机会呢?
#AI热点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