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造出首台国产AESA雷达,性能竟号称匹敌“枭龙”Block3?
韩国自研战斗机雷达横空出世! 连意大利都跑来抢购,性能直逼枭龙最强型号! 向来靠买买买的韩国军工,这次竟在战斗机的眼睛——AESA雷达上搞出了名堂。 韩华系统公司刚刚搬出生产线上的第一台国产相控阵雷达,直接塞进了自家KF-21战斗机的机头里。 这还没完,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早早就交了定金,要把韩国雷达安到自家轻型攻击机上。 韩国人到底靠什么打动了挑剔的欧洲客户? 秘密就藏在雷达里的氮化镓芯片中! 这块为KF-21量身打造的雷达直径达到70厘米,比成年人的肩膀还宽,里面密密麻麻塞了上千个会发信号的...
韩国自研战斗机雷达横空出世! 连意大利都跑来抢购,性能直逼枭龙最强型号! 向来靠买买买的韩国军工,这次竟在战斗机的"眼睛"——AESA雷达上搞出了名堂。
韩华系统公司刚刚搬出生产线上的第一台国产相控阵雷达,直接塞进了自家KF-21战斗机的机头里。 这还没完,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早早就交了定金,要把韩国雷达安到自家轻型攻击机上。 韩国人到底靠什么打动了挑剔的欧洲客户? 秘密就藏在雷达里的氮化镓芯片中!
这块为KF-21量身打造的雷达直径达到70厘米,比成年人的肩膀还宽,里面密密麻麻塞了上千个会发信号的氮化镓小方块。 雷达厂家直接喊话:这可比美国卖遍全球的APG-83强!
美国货装在升级版F-16V战斗机身上时,用老式砷化镓芯片只能看到百公里外的目标,而韩国新雷达换上了更贵的氮化镓技术,看得更远更清楚。
韩华公司特意强调,他们现在是韩国独一家既能研发又能量产相控阵雷达的企业,眼下正给无人机到轻型战斗机设计不同的雷达方案。
法国"阵风"战斗机引以为傲的雷达在韩国货面前也黯然失色。 阵风雷达直径缩水到45厘米,发射组件不到850个,还停留在老一代的砷化镓技术上。
韩国工程师毫不客气地指出,这就是全球现役战机雷达里的"吊车尾"。 不过韩国人也没能笑到最后,隔壁中国歼-10C的雷达才叫真正的性能怪兽——71厘米的超大天线,超过1400个氮化镓组件密密排开,尺寸和数量双双碾压韩国新品。
真正让韩国雷达站稳脚跟的对标产品,其实是巴基斯坦枭龙Block3的雷达。 枭龙的雷达直径66厘米,同样装配约1000个氮化镓组件,与韩国雷达的核心参数惊人相似。 韩国媒体反复强调这个参照系,暗示着自家雷达已经摸到了枭龙Block3的技术水平。
但实战检验的差距依然存在,搭载中国雷达的歼-10C曾在印巴"五七空战"中压制法国阵风,留下目前全球唯一公开的机载雷达对抗案例。
这场雷达攻坚战的幕后推手来自中东。 由于美国对KF-21项目卡脖子,禁运所有雷达关键技术,2016年走投无路的韩国只能转向以色列Elta公司求助。
经历四年埋头苦干,2020年才端出首台原型机。 期间韩华公司租用波音737-500客机当飞行实验室,挂着雷达原型在民航航线上穿梭测试。
即便如此,产品测试未完成前就发生了戏剧性转折——去年五月,意大利莱昂纳多直接签合同买走了生产线上的雷达成品。
韩华公司高管现在走到哪都挂着一句话:2025年到2028年这四年,要给KF-21塞进40台新雷达。
龙仁研发中心的先进天线测试场里,工程团队正二十四小时轮班检测雷达性能。 意大利订单更像是强心针,标志着韩国首次将雷达卖进欧美军工产业链。 韩华系统把这次突破定义为"从轻攻击机到无人机的雷达定制革命",准备靠氮化镓技术撕开全球军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