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战火升级,川普罕见动怒!对中印“一碗水端不平”,印专家当场怒斥美国
关税风暴突袭 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将对印度输往美国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直接打击了新德里,让印度方面感到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是一片茫然。 特朗普随即通过社交媒体表示,除了常规关税,还将因为印度的“不当行为”加收额外的惩罚性费用。印度外交部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直接指出美方的做法是明显的“双重标准”,对印度极其不公。 印度政府明确指出,美方这次行动将直接损害印度正常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对印度国内的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民,将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但特朗...
关税风暴突袭
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将对印度输往美国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直接打击了新德里,让印度方面感到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是一片茫然。
特朗普随即通过社交媒体表示,除了常规关税,还将因为印度的“不当行为”加收额外的惩罚性费用。印度外交部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直接指出美方的做法是明显的“双重标准”,对印度极其不公。
印度政府明确指出,美方这次行动将直接损害印度正常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对印度国内的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民,将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但特朗普没有听取劝告,甚至公开扬言,如果印度不予配合,美国还会采取更严厉的“额外惩罚”。
印度方面感到愤慨与困惑。他们提出一个核心疑问:同样都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为何美国对中国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却单单选择对印度施压?这种显而易见的区别对待,正是印度人怒火中烧的关键原因。
俄油,烫手山芋
这次贸易对抗的起因,很大程度上指向了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友开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并试图孤立俄罗斯,呼吁全球各国停止购买俄制武器和能源。然而,印度在此背景下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报告,今年9月,俄罗斯石油在印度总进口量中占据了41%的份额。更让特朗普无法接受的是,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总量,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飙升了10倍。
这笔庞大的交易为印度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利益,据估算,印度通过进口廉价的俄罗斯石油,大约节省了50亿美元。对印度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来说,获得成本更低的能源,无疑是支撑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特朗普因此公开在社交媒体上对印度施加压力,严厉指责,要求莫迪政府停止购买俄罗斯的武器和能源。但莫迪政府方面认为,美方的要求并不公平,带有明显的偏颇。
除了能源,印度在军事装备方面也长期依赖俄罗斯。印度大部分武器装备,包括S-400防空系统,都来自俄罗斯。这点显然也一直是美国密切关注并希望改变的现状。
此次关税升级,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美国对印度“战略摇摆”的明确警告。过去几年,印度试图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一方面与美国在“四边机制”等框架内合作,另一方面又顶住西方压力,继续大量采购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和原油。
这种同时与双方保持良好关系的做法,早已引起美国的不满。特朗普在声明中特意强调“印度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这无疑是在敲打印度,示意其如果想继续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就必须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贸易分歧也累积已久。美印之间的贸易谈判实际上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双方在汽车、钢铁、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存在严重分歧。印度为了保护本土产业,一直对美国商品设置高额关税和诸多贸易壁垒。
例如,美国摩托车进入印度市场,曾被要求缴纳高达100%的关税。同时,印度对美国农产品的准入门槛也异常苛刻。特朗普此番直接采取强硬措施,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关税,迫使莫迪政府在贸易政策上做出让步。
中美:冰火两重天
令人关注的是,就在美国对印度采取强硬措施的同时,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第三轮关税谈判。谈判结果显示,双方同意延长了贸易缓和期,这与美国对待印度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美国在亚太战略中“选择性施压”的特点。
俄罗斯同样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国,虽然其在中国的石油进口总量中占比为19%,相对印度略低,但其庞大的绝对数量,仍然使得俄罗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原油来源地。这一点,特朗普当然清楚。
然而,在最近的中美第三轮谈判中,中方明确表达了继续维护正常能源贸易的坚定立场。中国并未同意美国关于停止购买俄罗斯出口能源的要求。
更令人不解的是,面对中方这种明确的立场,特朗普非但没有表现出愤怒,反而公开称赞中美谈判进展良好。这种对待印度和中国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印度人感到明显的不满:同样是购买俄罗斯石油,为什么中国的待遇却大相径庭?
实际上,这种差异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和巨大的国内市场。美国在对华实施任何形式的制裁或施压时,都必须极其慎重地评估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有专家分析认为,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过于彻底的制裁,可能会迫使中印两国炼油商转而从更遥远的中东、非洲或美洲地区进口石油。这种全球能源流向的改变,将不可避免地推高国际油价,最终对美国自身经济也不利。
所以,美国对中国采取相对“缓和”的策略,而对印度则毫不犹豫地“加税”,这反映了其不同的战略考量。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需要采取竞争与对话并行的混合策略。而印度,虽然被美国视为潜在的盟友,但美国希望它能够更加顺从。一旦印度表现出不符合预期的行为,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运用关税等手段进行施压。
棋局的走向
特朗普近期对能源贸易问题如此敏感,也与他早先为俄乌冲突设定的最后期限有关。从最初的50天到后来缩短至10天的期限,这不仅是给俄罗斯施加压力,实际上也给自己设下了必须兑现的承诺。
如果期限已到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仍无动于衷,特朗普就必须采取更强硬的行动来证明其“强硬”姿态。在这种背景下,切断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就成为了美国眼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美国一些议员甚至公开声称,要对中印两国征收高达500%的关税。这无疑是一种极端化的政治表态,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政界对俄罗斯能源贸易持续性的深重焦虑。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达到12亿多桶,其中中国和印度两国合计进口了约11亿桶。这些数字直观地显示了中印两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全球原油市场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能源依赖者,而是正在转变为一个具备一定市场操盘能力的参与者。印度不仅将这些廉价的俄罗斯石油用于国内消费,还将其加工后的石油产品出售到国际市场,从中获取了可观的利润。
这也使得特朗普发现了其制裁策略中的一个薄弱点:尽管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制裁,但俄罗斯通过与中印等国的能源贸易,仍然保持了相当水平的收入。如果不能有效阻止这种贸易,那么西方的制裁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实际作用。
笔者以为
面对美国的巨大压力,印度显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近期有报道称,印度一些大型石油公司突然暂缓了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交易,但印度官方依旧对外表示,不会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让外界难以判断其最终走向。
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印度既需要廉价的俄罗斯能源来支撑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不愿意与美国这个重要的战略盟友彻底决裂。这使得莫迪政府在国家发展利益和国际关系维护之间,面临艰难的抉择。
有专家预测,印度可能不会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但或许会适度减少俄油进口量,以此来缓解美国施加的压力。然而,这场围绕俄罗斯石油展开的全球博弈,或许将随着8月8日这一重要时间点的到来,迎来新的发展和结果。
美国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干预市场配置,这种做法即使在短期内可能产生一些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很难根本性地改变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规律。能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供需往往受到地理位置、技术水平、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政治手段的作用终究有限。
这种“选择性制裁”也暴露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实用主义色彩。对强者友善,对弱者施压,这种显而易见的双重标准,不仅削弱了美国在国际上的道德感召力,也可能会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和软实力。
在我看来,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中印两国虽然在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但这种一致性更多地源于各自国家利益的理性判断。如何在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同时,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仍然是印度需要智慧和定力来应对的巨大考验。
无论最终走向如何,能源安全始终是各国发展的基石。任何试图通过政治手段人为扭曲市场规律的做法,最终都将面临现实的检验。全球石油市场的价格和流向,归根结底还是由供给和需求这对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制裁或许能在短期内影响市场预期,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固有的供需格局。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