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突袭叙利亚!11国加入乱斗,中方重磅表态,不许1件事发生

七月的中东,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博弈的暗流在沙漠与城市间涌动。当地时间 7 月 17 日,11 国外长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突然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 埃及、约旦、阿联酋、巴林、土耳其等这些平日里立场各异的国家,然而这一次,各方却达成了一致立场。11 国的外长们共同主张维护 “叙利亚的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并将 “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 列为不可动摇的底线。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资料图) 这 11 个国家,既有逊尼派的成员,也有叙利亚的邻居。地域跨得这么广,阵营分得这么开,却能在 “护着叙利亚主权...

七月的中东,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博弈的暗流在沙漠与城市间涌动。当地时间 7 月 17 日,11 国外长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突然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 埃及、约旦、阿联酋、巴林、土耳其等这些平日里立场各异的国家,然而这一次,各方却达成了一致立场。11 国的外长们共同主张维护 “叙利亚的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并将 “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 列为不可动摇的底线。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资料图)

这 11 个国家,既有逊尼派的成员,也有叙利亚的邻居。地域跨得这么广,阵营分得这么开,却能在 “护着叙利亚主权” 这件事上达成一致。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特意提了 “苏韦达协议”,南边的苏韦达省这些年就没消停过,民族、宗教的疙瘩解不开,外面的势力又总往里头钻,乱得像一锅粥。

有分析认为,这 11 国的联合发声,背后是中东国家对 “外部势力主导地区事务” 的集体反弹。近年来,叙利亚局势屡屡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美国、俄罗斯、土耳其等诸多势力在此激烈角逐,使得战乱长期延续,给地区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11 国携手合作,正是希望凭借集体的力量重新确立在地区的话语权,让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回归 “中东轨道”。

就在 11 国发声明时,以色列的战机已经动了手。7 月 16 日,以色列军方自己把空袭的画面亮出来,承认对叙利亚政府的军事目标实施了打击。至于其行动动因,目前尚无定论。但从这一行动的时间节点与打击目标来看,其背后的政治宣示意味显而易见。

以色列空袭(资料图)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现在的中东本就没一处省心的:也门的仗还没停,巴以那边又吵起来了。叙利亚本就是个火药桶,一点火星子就能炸。要是叙利亚政府或者它的盟友想报复以色列,新一轮冲突一爆发,好不容易勉强稳住的局面,可能就彻底散了。

全世界都在看各大国怎么反应。中国的态度一直没含糊过。7 月 17 日,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事,说得很实在:“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性。”既跟 11 国 “护着叙利亚主权” 的想法合拍,也暗暗替以色列的空袭捏了把汗。其实这些年,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没有改变:国家的主权和领土不能动,有矛盾坐下谈。

中东乱成这样,原因是什么?就在于外面的势力总想来插一脚,政治解决的路被堵死了。11 国发声明想自己解决,以色列动武想硬来,这两种路子撞在一起,正是叙利亚问题难解决的症结。外交部的话里,藏着一句提醒:不管是谁,都别干火上浇油的事。中国觉得,只有外面的势力都收手,叙利亚内部才能坐下来谈,苏韦达协议这样的本土方案才能真正落地。

11 国的声明和以色列的空袭撞在一起,让中东局势站在了岔路口。往好里想,11 国要是能说到做到,在经济上帮叙利亚一把,在安全上搭个手,苏韦达协议顺利执行,说不定能带动全国停火,大家坐下来和解。但以色列释放的 “倚重军事手段” 信号,叠加美俄土等外部势力的博弈,仍让局势充满风险。

有中东学者担忧,若 11 国的联合声明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色列的空袭又得不到有效约束,叙利亚可能陷入 “边谈边打” 的恶性循环,甚至成为大国博弈的 “新战场”。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苦难还将延续。

战争残骸(资料图)

中东已厌倦战乱与干涉,“主权回归、和平和解” 是人心所向。但要让愿景成真,需各方放下执念,以对话代替枪炮。在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和平从来不是奢侈品,而是最迫切的渴望。

#热点新知#

爱电竞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爱电竞

电话:

邮箱:

QQ:

爱电竞

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