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O Markets:特朗普施压降息3% 美联储独立性会动摇吗?
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将矛头对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立即降息3个百分点甚至更多”,并直言“他很快会出局”。这场政治与货币政策的博弈,将美联储的独立性推向风口浪尖。 特朗普的施压并非首次。自2024年以来,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鲍威尔“愚蠢至极”,指责其维持高利率导致住房市场承压,甚至威胁解雇这位自己曾提名的美联储主席。此次他更将降息诉求与经济数据挂钩,声称“经济强劲但人们买不起房”,要求通过降息刺激消费。然而,美联储的回应始终强调“数据依赖”:截至2025年6月,美国失业率4....
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将矛头对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立即降息3个百分点甚至更多”,并直言“他很快会出局”。这场政治与货币政策的博弈,将美联储的独立性推向风口浪尖。
特朗普的施压并非首次。自2024年以来,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鲍威尔“愚蠢至极”,指责其维持高利率导致住房市场承压,甚至威胁解雇这位自己曾提名的美联储主席。此次他更将降息诉求与经济数据挂钩,声称“经济强劲但人们买不起房”,要求通过降息刺激消费。然而,美联储的回应始终强调“数据依赖”:截至2025年6月,美国失业率4.1%、通胀率2.7%,核心通胀仍具黏性,政策制定者认为当前4.25%-4.5%的利率水平“处于良好状态”。
鲍威尔的任期成为焦点。其主席职务至2026年5月结束,但可作为理事留任至2028年。特朗普声称“八个月后他就得走人”,但法律专家指出,总统无权直接解雇美联储主席,仅能通过提名新理事影响决策。市场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鲍威尔将完成任期,但白宫的持续施压已引发连锁反应:4月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时,美股单日暴跌2%,黄金价格波动超100美元,显示政策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冲击。
美联储的独立性遭遇空前挑战。特朗普将货币政策与贸易政策捆绑,例如以关税施压降息,声称“关税影响经济,降息会好得多”,但经济学家警告此举可能推高通胀,与降息目标矛盾。鲍威尔则明确表示,美联储“完全不涉及政治”,政策调整需经FOMC多数成员批准。这种对立暴露了美国政治与经济的深层矛盾:总统追求短期经济刺激,而央行需平衡长期稳定。
市场对降息的预期陷入分裂。高盛预测美联储将在9月、10月、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但7月降息概率仅25%。特朗普的施压虽未改变短期政策,却加剧了资产价格波动。黄金、比特币等避险资产成为“温度计”,反映市场对政策路径的焦虑。若鲍威尔提前离任,德意志银行预计3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飙升40个基点,美元或贬值4%-6%,这种波动可能重塑全球资本流向。
这场博弈的深层影响远超美国本土。若美联储因政治压力提前降息,可能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挑战全球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警告,政治干预央行将动摇“市场基石”。而对于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美元贬值或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影响出口竞争力,但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提供了缓冲空间。
特朗普的施压与鲍威尔的坚守,本质是短期政治目标与长期经济规律的碰撞。美联储能否在政治洪流中守住独立性,将成为判断本轮政策博弈成败的关键。而鲍威尔的离任时间表,或许只是这场持久战的第一个转折点。